+86 028-8693-5965
申请入会
联系我们
首页
关于协会
通知公告
最新公告
最新政策
风险预警
协会动态
新闻资讯
前沿资讯
人才招聘
活动邀请
会员单位
党建工作
投资指南
首页
关于协会
通知公告
最新公告
最新政策
风险预警
协会动态
新闻资讯
前沿资讯
人才招聘
活动邀请
会员单位
党建工作
投资指南
立即咨询
联系我们
首页
通知公告
最新公告
详情
应服尽服、愿服尽服!第十一版四川省新冠肺炎中医药防控技术指南发布
2022-11-24 17:00:17
为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的特色和优势,结合我省实际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治实践,11月21日,省中医药局组织专家对技术指南进行了修订,形成了《四川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控技术指南(第十一版)》。要求各地各有关单位充分认识到中医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重要作用,以本指南为基础,按照国家《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中医药防控工作指引》和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关于疫情防控中医药干预工作方案》(川疫指办发〔2022〕108号)要求,开展中医药服务,做到中药“应服尽服”、“愿服尽服”。
四川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控技术指南(第十一版)
一
预防方案
结合目前四川地区的气候、季节和人群特点,制定以下中医药预防方案。
适用对象
: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关于疫情防控中医药干预工作方案》(川疫指办发〔2022〕108号)明确的高风险人群和重点人群等。
(一)预防处方
1.正常人群
主要组成:
荆芥10g 防风10g 紫苏叶10g 陈皮10g 炒白术10g 炙甘草5g
2.体弱人群
主要组成:
荆芥10g 防风10g 紫苏叶10g 陈皮10g 炒白术10g 黄芪10g 炙甘草5g
3.儿童预防
主要组成:
荆芥5g 防风5g 紫苏叶5g 陈皮5g 炒白术5g 炙甘草5g 焦山楂5g 神曲5g
煎服方法:
每剂熬药液约600ml,成人每次口服150ml,
每日1-2次。儿童:7岁以下者,每次口服30-50ml,每日1-2次;7岁以上者,每次口服100ml,每日1-2次。
(二)居家防护建议
1.清新空气
(1)
熏蒸处方
:艾叶10g 石菖蒲10g 苍术10g 薄荷15g
使用方法
:加水1000ml,泡10分钟,小火慢煮30分钟,浓缩药液150ml。使用时在室内进行,将熏蒸方药液加入洗净的家用空气加湿器中通电熏蒸或者在锅中持续蒸煮挥发,每天1-2次。
(2)
香囊处方
:广藿香10g 薄荷10g 山奈10g 苍术10g
使用方法
:共研细末,装于布袋中,挂于室内,或随身佩戴,具有芳香辟秽解毒之功效,以预防疫病。孕妇及有过敏性疾病(如哮喘、鼻炎等)者不建议使用。
2.合理膳食
饮食煮熟煮透,营养搭配均衡,可食用一些药食同源的食物,如萝卜、芦笋、山药、藿香、菊花等。
3.合理运动
运动适度,可学习运用传统保健强身方法如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根据个人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方法。
4.调畅情志
保持精神内守,勿惊慌,舒心气、畅心神、怡心情,勿躁勿虑静养。
5.穴位保健
对足三里、气海、关元等重要强身壮体的保健穴位,经常施灸、按摩等,可以增强人体的正气以达到防病却疾的目的。
6.起居有常
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睡眠。顺应气候变化,及时调整衣被和室内温度,注意防寒保暖。若出汗,则热水浴并及时更衣。尽量避免到人群聚集的场所。
二
治疗方案
本轮疫情收治病例,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少痰或无痰、恶寒、发热、鼻塞、流清涕、身痛、头痛等。治疗上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为基础,治法以辛温或辛凉解表为主,方案如下:
(一)方舱医院治疗方案
1.无症状感染者及轻型患者
具有舌淡,苔白等表现,辨证为风寒夹湿患者可考虑使用如下方剂:
主要组成
:荆芥15g 防风15g 紫苏叶15g 陈皮15g 炒白术15g 茯苓15g 枳壳15g 柴胡15g 前胡15g 炙甘草10g
具有舌红,苔黄等表现,辨证为风热夹湿患者可考虑使用如下方剂:
主要组成
:桑叶15g 菊花15g 杏仁15g 连翘30g 薄荷15g 桔梗30g 生甘草15g 芦根30g 金银花30g
2.儿童无症状感染者及轻型患者
具有舌淡,苔白等表现,辨证为风寒夹湿患者可考虑使用如下方剂:
主要组成
:荆芥10g 防风10g 紫苏叶10g 陈皮10g 炒白术10g 茯苓10g 枳壳15g 柴胡10g 前胡10g 炙甘草5g
具有舌红,苔黄等表现,辨证为风热夹湿患者可考虑使用如下方剂:
主要组成
:桑叶10g 菊花5g 杏仁5g 连翘10g 薄荷5g 桔梗10g 生甘草5g 芦根10g 金银花10g 焦山楂10g 神曲10g
煎服方法
:成人每次口服150ml,每日3次。儿童:7岁以下者,每次口服30-50ml,每日3次;7岁以上者,每次口服100ml,每日3次。
(二)定点医院治疗方案
参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应遵守辨证论治,基础治疗方案如下,危重型病例实行一人一方、一人一策治疗:
1.清肺排毒汤、清肺排毒颗粒
适用范围
:适用于轻型、普通型、重型患者,在危重型患者救治中可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合理使用。
基础方剂
:麻黄9g 炙甘草6g 杏仁9g 生石膏15~30g(先煎) 桂枝9g 泽泻9g 猪苓9g 白术9g 茯苓15g 柴胡16g 黄芩6g 姜半夏9g 生姜9g 紫菀9g 冬花9g 射干9g 细辛6g 山药12g 枳实6g 陈皮6g 藿香9g
服法
:传统中药饮片,水煎服。每天一付,早晚各一次(饭后四十分钟),温服,三付一个疗程。
如有条件,每次服完药可加服大米汤半碗,舌干津液亏虚者可多服至一碗。(注:如患者不发热则生石膏的用量要小,发热或壮热可加大生石膏用量)。若症状好转而未痊愈则服用第二个疗程,若患者有特殊情况或其他基础病,第二疗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修改处方,症状消失则停药。
清肺排毒颗粒服法
:开水冲服,一次2袋,一日2次。疗程3~6天。
处方来源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推荐在中西医结合救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使用“清肺排毒汤”的通知》(国中医药办医政函〔2020〕22号)。
2.轻型、普通型
(1)辨证:外感风寒证
临床表现
:恶寒、发热,咳嗽,鼻塞,清涕,头身痛,舌淡,苔白,脉浮紧。
治法
:辛温解表
基础方剂
:荆芥10g 防风10g 紫苏叶10g 陈皮10g 炒白术10g 茯苓10g 枳壳15g 柴胡10g 前胡10g 甘草5g
(2)辨证:风寒夹湿证
临床表现
:恶寒、发热,咳嗽,鼻塞,清涕,纳差、便溏、头身重痛,舌淡,苔白腻,脉滑。
治法
:辛温解表,芳香化湿
推荐处方
:荆防藿朴夏苓汤
基础方剂
:荆芥10g 防风10g 紫苏叶10g 陈皮10g 炒白术10g 茯苓10g 柴胡10g 前胡10g 甘草5g 法半夏10g 藿香10g 厚朴10g
(3)辨证:外感风热证
临床表现
:发热,咽干咽痛,干咳少痰,鼻塞黄涕,头身痛,舌质红,苔白,脉浮数。
治法
:辛凉解表
处方
:
①无咽痛者桑菊饮加减
桑叶15g 菊花15g 杏仁15g 连翘30g 薄荷15g 桔梗30g 生甘草15g 芦根30g 金银花30g
②有咽痛者银翘散加减
金银花30g 连翘30g 紫苏叶15g 桔梗30g 薄荷15g 淡竹叶15g 芦根30g 生甘草15g 荆芥15g 牛蒡子15g 杏仁15g 枇杷叶30g
(4)辨证:风热夹湿证
临床表现
:发热,咽干咽痛,咳嗽痰黄,鼻塞黄涕,头身痛,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
:辛凉解表,芳香化湿
推荐处方
:银翘藿朴夏苓汤
基础方剂
:金银花30g 连翘30g 紫苏叶15g 桔梗30g 薄荷15g 淡竹叶15g 芦根30g 生甘草15g 藿香15g 厚朴15g 法半夏15g 杏仁15g 淡豆豉15g
煎服方法
:成人每次口服150ml,每日3次。儿童:7岁以下者,每次口服30-50ml,每日3次;7岁以上者,每次口服100ml,每日3次。
3.普通型有重症倾向者
临床表现
:发热,咳嗽痰少,或有黄痰,憋闷气促,腹胀,便秘不畅。舌质暗红,舌体胖,苔黄腻或黄燥,脉滑数或弦滑。
推荐处方
:宣肺败毒方
基础方剂
:麻黄6g 炒苦杏仁15g 生石膏30g 薏苡仁30g 麸炒苍术10g 广藿香15g 青蒿12g 虎杖20g 马鞭草30g 芦根30g 葶苈子15g 化橘红5g 甘草10g
服法
:水煎服,水煎400ml,分2次服用,早晚各一次,餐后30分钟温服。
4.重型
临床表现
:发热面红,咳嗽,痰黄粘少,或痰中带血,喘憋气促,疲乏倦怠,口干苦粘,恶心不食,大便不畅,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推荐处方
:化湿败毒方
基础方剂
:生麻黄6g 杏仁9g 生石膏15g 甘草3g 藿香10g(后下) 厚朴10g 苍术15g 草果10g 法半夏9g 茯苓15g 生大黄5g(后下) 生黄芪10g 葶苈子10g 赤芍10g
服法
:每日1-2剂,水煎服,每次100ml-200ml,一日2-4次,口服或鼻饲。因病情需要严格控制入量者,浓煎至200ml,分2-4次服用。
(三)中成药治疗方案
1.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颗粒):
适用于新冠肺炎轻型辨证属湿热蕴肺证者。
金花清感颗粒服法:开水冲服,一次1-2袋,一日3次。
连花清瘟颗粒服法:开水冲服。一次1袋,一日3次。
连花清瘟胶囊服法:温水送服。一次4粒,一日3次。
2.清肺排毒颗粒:
适用于新冠肺炎轻型、普通型。开水冲服,每次2袋,每日2次,早晚各1次。
3.宣肺败毒颗粒:
适用于新冠肺炎普通型,辨证属湿毒郁肺证者。开水冲服,每次1袋,每日3次,早中晚各1次。
4.化湿败毒颗粒:
适用于新冠肺炎普通型或重型,辨证属疫毒闭肺证者。开水冲服,每次1袋,每日3次,早中晚各1次。
5.重型、危重型:
根据病情,选择喜炎平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参附注射液、生脉注射液、参麦注射液。功效相近的药物根据个体情况可选择一种,也可根据临床症状联合使用两种。中药注射剂可与中药汤剂联合使用。
6.对症使用中成药
(1)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藿香正气胶囊(软胶囊、丸、颗粒、水、口服液)、保和颗粒。5岁以下儿童剂量酌减,5岁以上参照成人。
(2)发热:
体温超过38℃者,羚羊角粉或紫雪散,高热超过3日不退者,可使用安宫牛黄丸。羚羊角粉每次0.3g,每日2-3次;紫雪散每次1.5-3g,每日2次;安宫牛黄丸每次0.5丸,每日2-4次。
(3)咳嗽、咽干、咽痒:
急支糖浆、抗病毒颗粒、桑姜感冒片(胶囊)、通宣理肺颗粒、麻杏止咳片、九味羌活丸。
(4)发热、咽痛、咽干:
荆防颗粒、川射干总黄酮胶囊、小柴胡颗粒、精制银翘解毒片、复方鱼腥草片。
(5)儿童兼有腹胀、腹痛、腹泻、哭闹不安、消化道症状明显者:
四磨汤口服液。
(四)针灸治疗方案
参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基础治疗方案如下:
1.轻型
针灸治疗推荐穴位:
合谷、后溪、阴陵泉、太溪、肺俞、
脾俞。
针刺方法:
每次选择3个穴位,针刺采用平补平泻法,
得气为度,留针30分钟,每日一次。
2.普通型
针灸治疗推荐穴位:
内关、孔最、曲池、气海、阴陵泉、中脘。
针刺方法:
每次选择3个穴位,针刺采用平补平泻法,得气为度,留针30分钟,每日一次。
3.重型
针灸治疗推荐穴位:
大椎、肺俞、脾俞、太溪、列缺、太冲。
针刺方法:
每次选择3-5个穴位,背俞穴与肢体穴位相结合,针刺平补平泻,留针30分钟,每日一次。
4.危重型
针灸治疗推荐穴位:
太溪、膻中、关元、百会、足三里、素髎。
针刺方法:
选以上穴位,针刺平补平泻,留针30分钟,每日一次。
来源:四川中医药
上一篇
:
招聘| 川内多所高校发出双选会邀请函!
中央政治局会议建议:党的二十大10月16日在北京召开
:
下一篇
最新公告
More +
倡议| 成都市商贸行业清廉倡议书
感谢您的阅读!
2024年05月17日
春节期间,这些安全事项一定要做到!
2024年02月04日
倡议| 您有一份“诚信经营”倡议书待查收!
2024年02月04日
节日祝福| 华章再启新岁欢!成都服务贸易协会祝您元旦快乐!
2024年01月01日
盛世华诞,喜迎国庆!
2023年10月01日
最新政策
More +
政策申报| 2024支持服务贸易创新发展项目申报开始啦!
2024年03月15日
政策申报|2023年度中央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申报来啦!
2023年10月28日
政策申报| 关于印发《关于支持中小微外贸企业采用外汇衍生品进行汇率避险政策措施实施细则》的通知
2023年09月26日
政策申报|2022年度中央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申报来啦!
2022年11月25日
进一步推动外资扩量提质促发展 成都推出15条政策措施
2022年11月17日
版权所有 © 成都服务贸易协会
技术支持:
协伴云|商协会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