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二〇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显示:跨境双向投融资活跃,服务贸易逆差收窄
2021-03-30 20:00:00
据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近日发布的《2020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显示,2020年,在世界经济出现严重衰退、国际金融市场大幅波动的背景下,中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国内经济稳定恢复,高水平双向开放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外汇市场保持平稳运行。

我国通过持续对外开发,吸引外资

《报告》显示,2020年,国际收支延续基本平衡的发展格局,外汇储备规模稳定在3.2万亿美元左右。经常账户顺差增加,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1.9%,继续处于合理均衡区间。其中,货物贸易顺差较2019年增长31%,呈现先抑后扬走势;服务贸易逆差收窄44%,主要是旅行支出萎缩。跨境双向投融资活跃。一方面,外资投资国内市场的信心依然较强,外国来华各类投资5206亿美元,较2019年增长81%;另一方面,居民多元化配置境外资产的需求增加,中国对外各类投资5983亿美元,增长1.1倍。2020年末,中国对外金融资产和负债较2019年末分别增长11%和18%,对外净资产2.2万亿美元。

疫情致去年中国服务贸易逆差减半

展望今年国际收支形势,《报告》认为,2021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续,国际经济金融运行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但国内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我国将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坚持推动金融市场高水平双向开放,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有助于维护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预计经常账户顺差继续保持在合理区间”。《报告》分析称,首先,货物贸易将保持一定规模顺差。如果全球疫情趋稳,境外产业链、供应链将逐步修复。2020年12月以来,美国、德国、日本等主要国家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均超过疫情前水平,显示制造业景气度提升。同时,全球经济复苏、外需提振也将对我国出口形成支撑。其次,服务贸易逆差在短期内难以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如果全球疫情防控取得较大进展,跨境人员流动限制放松, 将带动出境旅行支出逐步增加。综合以上各因素,预计经常账户将保持合理顺差规模。



内容来源:经济日报
图片来源:pixaba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