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商务系统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各项重大决策部署,全市服务业继续保持平稳增长、稳中提质发展态势,各项重点工作亮点纷呈,商务工作整体呈现持续、健康、高效发展的良好格局。
今天,通过“2018年度最具影响力的成都‘十大商务新闻’”评选,让我们共同走进成都商务工作的这段征程和收获,共同了解成都商务人的奉献和喜悦。期待每一位关心关注成都商务发展的朋友,用你的“点赞”投票,与我们一起携手前进、再创辉煌。
“十大商务新闻”
活动时间:从即日起至2018年1月25日(星期五)上午12:00
活动内容:“直接票选”,从26个侯选新闻中选出你认为最具影响力的新闻,排序不分先后,每人可选10票哦!
参与平台:
成都市商务局官方微信公众号:“成都商务”(ID:chengdushangwu)
成都市商务局官方网站:http://sww.chengdu.gov.cn
还等什么?赶紧留言、转发、集赞吧!~
改革开放四十年成都服务业成绩斐然
改革开放40年来,成都市服务业实现近千倍增长,服务业占GDP比重提升了32.2个百分点,服务业规模是40年前的983倍,增长幅度远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1978年的464倍,规模和增速均在副省级城市排第2位。从国际一线品牌门店数与品牌入驻数来看,成都目前位居全国第三——品牌数达到155个,门店数更是高达200余家。2018年,一举获得“中国国际营商环境标杆城市”、“中国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十佳城市”、“中国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环境十佳城市”等殊荣。
成都上榜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前十
福布斯中国发布最新的“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榜单。成都排名由上年的第12名大幅上升至第6名,成为新上榜前十的两个城市之一。“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研究对象为中国大陆数百个城市,其中上榜城市100个。福布斯中国自2004年开始推出该榜单,旨在通过人才指数、城市规模指数、消费力指数、客运指数、货运指数、私营经济活力指数、经营成本指数、创新指数这八项指标,从各个不同维度进行全方位考量,寻找适合商业发展与人们高品质生活的城市。
200家首店落户成都
2018年,200家首店落户成都,成都国际消费城市魅力持续彰显。据统计,成都2018年新开业的购物中心共计14座,包括仁和新城、成都悠方购物中心、首开·龙湖西宸天街,以及大丰首座购物中心汇融Mall等。在加快建设具有国际水准和全球影响力的消费城市进程中,引进一线品牌逾300个,位居中西部首位,加之大量首店,有效带动了消费业态、模式等全面创新,助力成都城市商业发展,构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消费之都。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7000亿元
2018年,成都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7000亿元,同比增长10%,在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二,仅次于广州,增速排名靠前。
成都国际商贸城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正式获批
9月28日,国家商务部、财政部等七部委正式批准成都国际商贸城开展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成为中国西部第一个获批城市。成都国际商贸城将利用试点的政策条件优势,引领全省乃至西部地区产品和产业融入全球市场,在更大范围集聚产业资源,全力助推成都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和构建国际门户枢纽,增强成都参与国际贸易新功能。
成都再次获批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城市
2018年,成都不断深化服务贸易领域改革创新,8个方面创新试点通过国务院服务贸易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全面验收,被国家确定为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城市。预计全年全市实现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突破1000亿元,同比增长20%左右。
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1.8万亿
四川省电子商务大数据中心数据显示,2018年,成都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18,690.61亿元,同比增长28.5%,其中网络零售额实现2971.41亿元,同比增长25.05%,在全国占比3.14%。网络交易额23,259.91亿元,同比增长20.45%,在全国主要城市中排名第三,仅次于上海、北京,领先于广州、杭州、武汉、西安、重庆等城市。
服务业招商引资签约项目破百
2018年,成都市商务委搭建服务业招商信息网络、项目信息库,赴新加坡、香港等地开展投资促进活动20余批次,先后对接接待戴姆勒、阿里巴巴等目标企业110余家。仅1-11月,全市商务系统招商引资签约项目共计103个,签约总金额2804.9亿元;其中,“六类500强”企业项目26个,世界500强项目11个。
成都自贸试验区挂牌一周年成绩斐然
成都自贸试验区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按照省委“四项重点工程”部署和市委市政府“举全市之力高标准建设”要求,全面启动155项改革任务,84项任务133个试验项目取得重大进展,各项改革试验实现高位推进。挂牌一周年,成都自贸试验区探索形成141个示范性改革实践案例,其中9个案例在全省复制推广,11个案例拟报国务院部际联席会议。实现新增注册企业23817家、注册资本3313.8亿元,其中新增外资企业281家、注册资本22.6亿元。
自贸试验区3项试点经验纳入国务院拟复制推广清单
成都自贸试验区首创的“‘首证通’行政审批改革”获中央改革办充分肯定并向全国推广,“铁路运单金融化创新”等3项试点经验纳入国务院第五批拟复制推广清单,“知识产权类型化案件快审机制”等15个案例经省政府审定上报国务院部际联席会,“路地合作新机制”等14个案例在全省复制推广。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发布制度创新指数评价报告,成都区域排名第三批自贸试验区首位。
国际消费城市建设提质扩容
2018年,成都紧紧围绕国际消费资源集聚地、国际消费市场承接地、国际消费时尚创新地建设目标,深入推进“3512”商务行动计划,全面启动42个商圈、63个特色商业街区建设提升工作。成功举办2018成都国际时尚周,2018新春欢乐购暨成都造品牌联展活动等时尚消费活动,打造多元消费场景,培育新兴消费业态,建设便利放心消费环境,成都生活中心和消费中心地位进一步巩固。
成都崭露十大社区商业消费新场景
2018年,成都召开全市生活性服务业大会,出台《关于创新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城市的意见》,推动优品天地特色街区等10大社区商业消费新场景建设试点,遴选10个老旧街区开展提升改造试点,加快建设国际风尚生活、时尚不夜城生活、宜居社区生活等主题消费新场景。加快发展新型零售和新兴服务业态,推动阿里巴巴“零售通”等20家新零售品牌落地运营,国内首家以生鲜为主的24小时无人超市开始营业。
餐饮精细化管理全力推进
为加快推进国际美食之都和世界旅游名城建设,成都市商务委在全市重点景区组织开展餐饮标识精细化管理工作,制定了《景区规范餐饮标识工作方案》、餐饮标识推广参考模板,出台了《成都市餐饮业明码标价行业规范》,有效促进全市餐饮行业规范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显著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和我市旅游城市形象。截止2018年12月底,全市共1905家餐饮商家完成餐饮标识规范工作,19个区(市)县45个4A级及以上景区基本实现餐饮标识标准化精细化全覆盖。
成都全球跨境电商服务资源中心正式启用
2018年10月30日,备受关注的成都全球跨境电商服务资源中心正式揭幕、启用。该中心按照专业楼宇专业运营、市场主导的原则,引入具有全国资源的行业组织或中介机构代为运营,集聚一批国际国内知名平台、供应链、金融、贸易等跨境电商企业,做实成都全球跨境电商服务资源中心核心载体支撑,推进跨境电商产业园区错位发展。
“成都造·中国行”精彩演绎天府魅力
2018年,成都精准发力“成都造”市场培育,聚焦优势产业,北上南下、东进西拓,精心组织开展“成都造·中国行”系列特色产品集中宣传推介、展示展销活动,先后在北京、上海、广州、南宁等城市组织举办20余场“成都造·中国行”“成都造·新春大拜年”活动,组织超过800余家品牌企业、3000余种名优特产品组团拓展国内市场,对外签约金额超过10亿元,线上线下销售金额超过6亿元,“成都造”悄然走进千万家。
成都首批96家总部企业授牌
12月13日,2018年成都总部经济发展暨首批总部企业授牌大会在蓉举行。新希望集团公司等92家首批“总部企业”和四川深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4家“成长型总部企业”获授。标志着成都在树立行业标杆、吸引项目集聚、提升产业能级、构建总部经济生态圈、推进“总部成都”建设,助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上迈出了重要一步。按照《关于加快总部经济发展做强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功能支撑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这些企业将获得包括资金奖励以及人才、用地、融资、税收等各方面的政策支持。
对标国际,成都打造楼宇经济“典范城市”
以创建楼宇经济国家标准为牵引,推进楼宇品质提升。成功举办中国楼宇经济成都峰会,牵头《楼宇经济术语》《楼宇公共服务》《楼宇等级要求》3项国标研制,完善《成都商务写字楼等级划分》《商务楼宇公共服务》《楼宇经济信息采集》等9项地方标准、团体标准,规范全市楼宇经济基础工作。评定超甲级、甲级商务写字楼30栋,总面积256万平方米,全市亿元楼宇达65栋,智能升级“中优”重点楼宇达200余栋,实现楼宇经济发展新跨越。在楼宇经济标准制定、分类评定、行业组织建设、营商环境建设、服务品牌打造、行业交流平台及楼宇大数据建设等七个方面争创全国一流,加快推动成都标准向国际标准升级,打造“中国楼宇经济样板城市”,形成可向全国乃至全球复制推广的“成都经验”“成都案例”。
服务业功能区建设取得阶段性突破
成都市服务业产业功能区协同工作机制逐步健全,37个服务业功能区全面实现“专班”,重点产业全景图、产业生态发展路径图、重点企业和配套企业名录图高标准绘成。编制《成都市服务业功能区总体规划》强化顶层设计,积极推进跨部门联动、产业链、产业生态圈招商。同时,开展世界500强和知名企业大走访、“百日擂台”计划,推动重大项目集中签约等。截至年底,各服务业功能区内已签约引进“6类500强”企业、跨国总部机构、行业龙头企业机构78家,引进中国车都国际汽车博览城等重大产业项目96个,签约投资2657亿元。预计全年全市服务业产业功能区217个重大项目完成投资693.36亿元,占全市的69.51%。
城市活动品牌助推消费升级
成都市商务委牵头开展“过节耍成都”“消夏耍成都”“成都国际美食节”“成都火锅文化月”等系列城市营销活动,打造城市品牌,极大激发了成都假日市场消费潜力。仅“成都火锅文化月”就实现销售近10亿元。同时,创新传承老字号美食品牌,引导川菜企业连锁化经营品牌化发展,密切国际美食交流,加快推进国际美食之都建设。预计全年全市实现餐饮收入近900亿元,同比增长13%。
跨境电商发展成果喜人
成都市商务委深入推进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优化公共服务平台功能,推动与海关、检验检疫监管系统信息共享互认。全年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完成申报超162万单,跨境电商交易规模达110亿元,同比增长120%。
对外贸易发展稳中有进,货物贸易进出口近5000亿元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成都市商务委精心组织2000多家企业、150多个社会组织、3000多人次参加采购,按一年计累计成交意向约16亿美元,三至五年采购项目总金额达1436亿元。全年全市实现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4983.2亿元,同比增长26.4%,排名副省级城市第7位。全年有进出口实绩企业数达到3418家,同比增长13.3%。
“中国—欧洲中心”集聚力显著提升
成都市商务委积极推动“中国-欧洲中心”中欧区域经济合作平台和“一带一路”平台等服务功能提升,赴欧洲举办“中国-欧洲中心”专题宣传推介活动,得到欧盟官方和欧洲各国积极回应。截止年底,共收到来自41个国家164份入驻意向,现已入驻各类机构41家。
成都企业“抱团出海”拓展经贸合作新空间
2018年,成都企业国际化发展提速,足迹覆盖五大洲。市商务委先后组织成都企业赴哈萨克斯坦、俄罗斯、新加坡等地开展经贸推介交流,赴泰国、越南、香港等地开展“成都合作周”,搭建东盟—成都—欧盟多边经贸产能合作新平台。评选全市“一带一路”跨国领军企业10家、成长企业30家。全年全市新备案境外投资企业95家,备案投资总额88.9亿美元,同比增长254%。
商务为民工作取得新成效
2018年,成都市商务系统倡导低碳消费、绿色经营理念,创新扶贫产品销售体系,推动贫困地区农产品进电商、进批发市场、进商超、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进社区。设立扶贫产品销售专区和专柜,货源涵盖全省48个贫困县。同时,加强肉菜和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建设,积极应对猪瘟疫情,稳定市场供应。推进农产品冷链流通标准化建设,新(改)建标准化菜市场13个。全面完成全市206个农贸市场排污整治和150个厕所提档升级。
商务系统党的建设不断深化
全市商务系统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及成都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以及省委、市委全会精神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以重大项目、重点企业、重要活动为抓手,高标准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成都自贸大讲堂”等活动,政治理论学习成为党员干部一种生活方式。
市商务系统主动作为坚定履行“主干”责任
市商务系统积极践行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发展战略,与20个市州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组织200余家次企业参与“成都企业市州行”活动,推动红旗连锁、沃尔玛、永辉等龙头企业在省内开设直营门店,建设配送中心、物流基地、中央厨房和加工养殖原料生产基地等,与市州签订意向合作协议30个。同时,引导支持成都商贸行业协会与各市州行业协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抱团发展、资源共享、互利共赢。
看完以上26个新闻事件
哪些最让你印象深刻呢?
成都“十大商务新闻”
等你来pick!
还等什么?赶紧留言、转发、集赞吧~
投票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来源:成都商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