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 028-8693-5965
申请入会
联系我们
首页
关于协会
通知公告
最新公告
最新政策
风险预警
协会动态
新闻资讯
前沿资讯
人才招聘
活动邀请
会员单位
党建工作
投资指南
首页
关于协会
通知公告
最新公告
最新政策
风险预警
协会动态
新闻资讯
前沿资讯
人才招聘
活动邀请
会员单位
党建工作
投资指南
立即咨询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资讯
前沿资讯
详情
行业动态 |『观察』2025年,成都软件产业收入要做上8000亿!
2019-12-10 20:00:00
互联网时代,软件无处不在。
今日(9日)下午,成都市软件产业发展誓师大会暨“蓉贝”软件人才计划启动大会举行。
红星新闻记者从大会上获悉,日前成都印发《成都市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19-2025)》(简称《规划》),《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市软件业务收入突破8000亿元,软件从业人员超过80万人。
成都天府软件园
到2025年,产业规模倍增,从业人员超过80万
《规划》确定目标,到2025年,成都软件产业规模倍增,企业实力大幅增强,专业载体不断完善,投融资环境更加优化,成为世界软件产业重要的研发基地和标杆城市。
产业规模方面,到2025年,全市软件业务收入突破8000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
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金额超过280亿元;
软件从业人员超过80万人。
市场主体方面,到2025年,软件业务收入100亿元级企业达到15家,年均新增市场主体数量不少于1.8万个。
创新实力方面,到2025年,软件类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以及院士(专家)创新工作站数量新增国家级10个、省级50个、市级150个,软件领域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500家,力争每年实施国家级重大专项/工程6—8个、国家级示范项目15—20个。
专业载体方面,到2025年,专业载体建筑面积超过4000万平方米、产业聚集度超过80%。
创建国家级软件类基地/园区5个。
融资体系方面,成都将聚集以软件产业为重点投资方向的创投管理机构、创投基金不少于100家。
《规划》明确,阶段目标按照“提质增效、规模跨越、世界软件名城”三个阶段,分步实施、有序推进,不断提升成都软件产业发展水平和综合竞争实力。
“有所为、有所不为”,重点为关键技术、主要产品和新兴服务
《规划》明确,秉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发展理念,前瞻布局打造“关键技术+主要产品+新兴服务”的产业核心体系,深耕工业软件(含嵌入式系统)、数字文创、网络信息安全、集成电路设计(含测试)、智慧旅游五大领域打造城市的产业名片,形成核心技术支撑、融合应用推动、比较优势凸显、行业特色引领的高质量发展新型架构。
《规划》一一划重点。
关键技术方面,成都将聚焦五大领域布局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加快培育“国家队”软件企业,成为国产软件重要战略基地。
重点包括:
操作系统技术、“云大物移智”、工业控制技术、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等。
《规划》明确,将集中突破工业数据包检测、工控漏洞挖掘、工控防火墙、工业隔离网关等工控安全技术,加强监测预警、量子通信、区块链、网络测绘等技术研究。
主要产品方面,《规划》提出,提升软件产品供给能力,开展“首版次”软件应用示范,聚焦五大领域培育一批高质量特色软件产品,打造全球重要的软件研发基地。
涉及:
核心基础、共性支撑软件、工业软件、网络信息安全软件等,比如将集中研发基于5G、AI和物联网等泛在网安全产品;
网络关键基础设施安全产品;
新经济安全产品、车互联安全产品、机器人安全产品、智能安防产品等。
新兴服务方面,《规划》提出,推动软件服务向行业应用广泛渗透,聚焦五大领域提升比较优势,引领国内、面向全球,打造特色鲜明的行业应用软件基地。
涉及:
“云大物移智”应用服务、制造业服务化、数字文创服务、集成电路设计与测试、网络信息安全服务等。
哪些区域将布局?
“1+5+N”总体格局
《规划》提出,按照“1+5+N”总体格局,错位发展、梯次配套,打造世界级、国家级、区域级产业名片,支持有条件的区(市)县和产业功能区,结合资源禀赋推动软件产业与主导产业融合发展,构建高质量软件产业生态圈。
其中,核心聚集区将重点依托成都高新区,加快提升天府软件园品牌影响力和国际化能力,布局落地国产软件重大项目,引进国际、国内软件巨头,打造世界级高端软件研发聚集区,软件业务规模超过3000亿元。
五大产业基地重点依托成都天府新区、锦江区、青羊区、双流区、都江堰市,布局并加快建设网络信息安全、数字文创、工业软件、集成电路设计、智慧旅游五个产业基地,培育增长新动能,打造中国软件名城的产业名片,软件业务规模分别超过500亿元、1000亿元、1000亿元、500亿元、300亿元。
融合应用将围绕车联网、地理信息、工业电商等领域打造3个国家级行业应用软件标杆,智能服务、跨境电商、智能物流、智慧康养、工业APP、大数据等领域打造6个区域级行业应用软件标杆,积极在有条件的区(市)县和产业功能区布局专业园区,打造特色鲜明的行业应用软件基地,借力“五区协同”,推动软件产业在成都平原经济区、川南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攀西经济区、川西北生态示范区深度融合应用,行业应用软件规模超过2000亿元。
七大重点任务,扶持推出一批“首版次”软件产品
《规划》提出七大重点任务。
成都软件产业将融入国家战略抢抓国产软件重大机遇。
包括争创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扶持推出一批“首版次”软件产品,提升“成都造”软件产品核心竞争力等。
建设智慧园区,助推建设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国家级示范区。
围绕地理信息、工业电商、智能服务、车联网、跨境电商、智能物流、智慧康养、工业APP、大数据等九大领域深化信息技术的应用示范。
围绕核心关键软件,开展国产密码在重要网络和信息系统安全的应用示范。
积极引进世界500强阵营的IT企业、全球软件百强、中国软件百强、中国互联网百强以及国内外上市软件企业等来蓉进行生态链布局,支持顶级开源社区来蓉设立分支机构。
遴选有发展潜力的独角兽企业培育成为具有一定规模效益、带动作用强的骨干龙头企业。
人才基地也是重点任务之一。
成都将实施“蓉贝”软件人才万人计划,在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嵌入式软件、大数据软件、工具软件、安全软件、信息技术创新软件、云计算软件、高性能计算软件、智能软件、行业软件等重点领域布局一批创新中心、技术中心、工程中心、联合实验室等;
打造成果转化、标准规范、认证检测、市场推广和赛事运营等一批公共技术平台;
打造软件人才培养基地。
《规划》提出,建设新型网络提升信息基础设施能级,积极争取区域性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工业互联网解析节点等基础设施布局;
打造智能化的全光宽带网络,实现5G移动通信普及应用,开展5G网络商用示范,积极争取实施北斗综合应用示范工程。
《规划》还强化标准引领,支持第三方标准符合性认证服务机构发展,建设符合性评估体系、技术标准公共服务平台和公共检测平台。
鼓励企业加入国际、国内标准化组织,参与有关标准制修订,开展检测认证的行业互认、国际互认。
《规划》提出,借力“一带一路”加快拓展国际市场。
支持有优势的软件企业“借船出海”;
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在海外建立运营机构、研发中心和服务体系;
鼓励企业组团“出海”、境外上市;
引进举办国际化大型产业活动,助推企业融入全球软件生态圈。
文章来源:服博士
上一篇
:
行业动态 | 我国将探索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监管模式 逐步完善多个领域的市场准入制度
行业动态 | 11个季度8%增速,成都靠什么做到?《新闻联播》这样说→
:
下一篇
最新协会动态
资讯| 商务部服贸司负责人谈2024年1-5月 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情况
感谢您的阅读!
2024年07月01日
资讯| 2023年RCEP域内贸易达5.6万亿美元
感谢您的阅读!
2024年07月01日
CDATS周报| (6.24-6.28)
感谢您的阅读!CDATS
2024年07月01日
CDATS协会周报| (6.17-6.21)
感谢您的阅读!
2024年06月24日
资讯| 中国与新西兰启动自由贸易协定服务贸易负面清单谈判
感谢您的阅读!
2024年06月19日
资讯| 逐浪全球化,中企何以行稳致远?
感谢您的阅读!
2024年06月13日
版权所有 © 成都服务贸易协会
技术支持:
协伴云|商协会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