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 +86 028-8693-5965
  • 申请入会
  • 联系我们
  • 首页
  • 关于协会
  • 通知公告
    • 最新公告
    • 最新政策
    • 风险预警
  • 协会动态
  • 新闻资讯
    • 前沿资讯
    • 人才招聘
    • 活动邀请
  • 会员单位
  • 党建工作
  • 投资指南
  • 首页
  • 关于协会
  • 通知公告
    • 最新公告
    • 最新政策
    • 风险预警
  • 协会动态
  • 新闻资讯
    • 前沿资讯
    • 人才招聘
    • 活动邀请
  • 会员单位
  • 党建工作
  • 投资指南
首页 新闻资讯 前沿资讯
  • 商务部服贸司负责人谈2022年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情况

          2022年,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继续保持稳步增长,展现出较强韧性和发展活力。主要有以下特点:       从产业规模看,2022年,我国企业承接服务外包合同额24371亿元人民币(币种下同),执行额1651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2%和10.3%。其中,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额13177亿元,执行额895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7%和4.1%。(以美元计算,2022年承接服务外包合同额3730亿美元,执行额2522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5.7%和11.4%。其中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额2021亿美元,执行额1368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7.7%和5.0%。)     从业务结构看,我国企业承接离岸业务流程外包(BPO)和知识流程外包(KPO)执行额分别为1462亿元和381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8%和6.2%。承接离岸信息技术外包(ITO)执行额为3672亿元,同比微降0.6%。其中,信息技术解决方案服务、新能源技术研发服务、互联网营销推广服务等离岸服务外包业务增速较快,同比分别增长129.1%、61.3%和49.2%。 从区域布局看,全国37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总计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额11825亿元,执行额801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3%和9.3%,分别占全国总额的89.7%和89.6%。长三角地区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额6024亿元,执行额452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1%和12.5%,分别占全国总额的45.7%和50.5%。 从国际市场看,承接美国、中国香港、欧盟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分别为1878亿元、1712亿元和1232亿元,合计占我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的53.9%。我承接RCEP成员国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2089亿元,同比增长4.2%,合计占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的23.3%。其中,承接新西兰和新加坡等国家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增长较快,同比分别增长78.8%和39.0%。我承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1821亿元,同比增长12.7%。 从企业性质看,我国民营企业承接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2844亿元,占全国31.8%,同比增长22.6%,较全国平均增速高18.5个百分点。外商投资企业承接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3885亿元,占全国43.4%,同比增长5.0%。 从吸纳就业看,2022年,我国服务外包新增从业人员102万人,其中大学及以上学历69万人,占67.4%。截至2022年底,我国服务外包累计吸纳从业人员1498万人,其中大学及以上学历966万人,占64.5%。
    02-02

    2023

  • 商务部服贸司负责人介绍2022年全年服务贸易发展情况

    2022年,我国服务贸易保持较快增长。全年服务进出口总额59801.9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2.9%;其中服务出口28522.4亿元,增长12.1%;进口31279.5亿元,增长13.5%;逆差2757.1亿元。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稳定增长。2022年,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25068.5亿元,增长7.8%。其中,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14160.8亿元,增长12.2%;出口增长较快的领域是知识产权使用费,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分别增长17.5%和13%;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口10907.7亿元,增长2.6%;进口增长较快的领域是保险服务,增速达35.8%。旅行服务进出口继续恢复。2022年,旅行服务总体呈现恢复态势,全年旅行服务进出口8559.8亿元,增长8.4%。 来源:商务部网站
    02-02

    2023

  • 人才招聘|成都西山居

    02-01

    2023

  • 成都服务贸易协会恭祝您新年快乐!兔年大吉!

    01-22

    2023

  • 喜报!国信安公司一项国家发明专利获得专利局公布!

    国信安公司一项国家发明专利 获得国家专利局公布再创佳绩 《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的落地实施和一系列有关网络安全政策的出台,为信创领域基于国产商用密码的数字证书带来了更加广泛的使用空间,国产自主的商用密码体系建设也随之进入了新热潮。奇安信、麒麟操作系统、统信操作系统联合发布“商用密码证书可信计划”,公开接受国密数字证书发布机构入根申请,360浏览器早在2018年12月就正式启动了根证书计划。在实际应用当中,国产密码证书信任体系未被市场广泛接受,绝大多数业务系统、网站仍未采用我国CA机构签发的国产密码证书。信创操作系统、浏览器未普及到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预置国产商用密码数字证书进度也相应较慢,Windows系统、Linux系统,主流浏览器也不能识别SM2签名算法的标识。国产商用密码数字证书仍处于推广阶段,除去国密根证书入根所需的时间和认证限制问题,国密数字证书在签发和使用中,也体现出由于格式规范性不足,导致即使浏览器或者操作系统已经信任了根证书也无法往上验证,使得国密数字证书显示为不可信证书。 针对上述情况,民品事业部研发部进行了深入研究,以“GMT 0015-2012基于密码算法的数字证书格式规范”和“GB∕T 20518-2018公钥基础设施 数字证书格式”为依据,提出了一种数字证书合规性检测方法,该方法对证书格式规范,证书撤销状态,域名一致性,证书链完整性,证书签名有效性6个方面进行检测,能有效提升签发国密数字证书的CA机构、部署国密数字证书的用户、国密浏览器厂家等国密数字证书相关方的技术水平和应用水平,达到规范国密数字证书签发和使用的目的。 一种数字证书合规性检测方法的创新性在于: 1、证书撤销状态检测,采用基于OCSP证书状态在线查询优先检测机制,提升证书撤销状态检测的实时性;同时检测证书链中所有签发机构证书撤销状态,提升证书撤销状态检测的准确性。 2、目前CA机构颁发的SM2国密算法X509证书,签名算法包括SM3WithSM2, SHA256WithSM2, SHA1WithSM2。本系统对基于SM2公钥算法的X509证书合规性检测进行了全面支持。 3、证书关系检测时,待检测证书上级签发机构证书的查找,采用按照颁发者信息本在系统证书库查找和使用授权访问信息在线查找的方式,两种查找方式互为补充,提升了系统证书链完整性检测能力。 目前,关于该方法已申请一项发明专利“一种数字证书合规性检测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专利号为“2022113800692”,现已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对该发明专利的初步审核,2023年01月06日在中国专利审查信息查询网已公布,公布号为“CN 115580481 A”。 这项发明专利不仅使公司的知识产权得到了有效保护,同时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加了公司无形资产的存量。研发部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继续奋勇向前,加强在安全检测技术方面的研究,提高部门的技术研发能力,增强公司技术创新能力,形成有效的技术壁垒,更好地推动公司业务的长期良性发展。再接再厉
    01-18

    2023

  • 四地联动!天府中央法务区法务机构服务成德眉资工贸企业对接会召开!

    1月16日,成德眉资联合举办天府中央法务区法务机构服务成德眉资工贸企业对接会。本次会议在四川省委政法委、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四川省司法厅、四川省商务厅指导下,由成德眉资四地市委政法委、中级人民法院、司法局、商务局共同主办。省委政法委副书记刘楠,省高级人民法院、省司法厅、省商务厅、省同城办负责同志,成都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陈麟,副市长王乾、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郭彦、市检察院检察长吕瑶、四川天府新区党工委书记、市政府秘书长周先毅以及四地政法委、中级人民法院、司法局、商务局负责同志参会。滑动查看更多会议图片 会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刘楠副书记,王乾副市长、周先毅书记先后致辞。成德眉资四地工贸企业、法务机构、工贸协会等代表共400余人到现场参会,线上直播累计吸引约6000人次观看。01共画产业“同心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做出“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总牵引,以‘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为总抓手,高水平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建强动能更充沛的现代化成都都市圈,做强支撑更有力的次级增长极”具体部署,为成德眉资区域协同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为加快成都都市圈建设提供了奋斗新动力。会上,刘楠在致辞中指出,成都、德阳、眉山、资阳四市地理相邻、山水相连、人文相亲、产业互促,长期以来一直都保持着良好的紧密的合作关系。2021年,国家批复、省政府印发全国第三个、中西部唯一的《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四市合作正式迈入同城化发展的新阶段。一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统筹规划下,四市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水平稳步提升、现代产业协作共兴走深走实、对外开放协同共进逐步深入,已初步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合作架构。2022年前三季度四地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789.9亿元,占西部地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四川省比重分别达10.2%、34.03%、46.5%,成德眉资同城化进程不断提速,成都都市圈建设初显雏形。 他要求四市政法系统要以此次会议召开为契机,加快搭建天府中央法务区相关法务机构与成德眉资工贸企业常态化沟通平台,精准对接企业发展所需、所盼,积极为企业经营保驾护航,为成德眉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02共兴法务“生态圈” 近年来,成都深入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加快构建“链主企业+公共平台+产业基金+领军人才+中介机构”产业生态体系,通过培育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在细分产业领域逐步形成了竞争优势。近日召开的成都市委十四届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突出建圈强链、数实融合,全面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会上,成都市副市长王乾在致辞中表示成都将贯彻落实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极核城市和引领带动现代化成都都市圈建设国家战略,按照市委十四届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突出功能协同、区域协调,推进“三个做优做强”提升城市整体功能,构建“三圈一体”打造现代化都市圈,聚焦“五个互联互通”打造现代化双城经济圈,全面增强极核引领能力,与德眉资三市一起同心同向,扎实推动党中央和省委各项决策部署在成都都市圈见行见效。会上,四川天府新区党工委书记、成都市政府秘书长周先毅在致辞中表示,天府中央法务区作为全国首个省级层面主导建设的现代法务集聚区,是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重要指示精神的重大创新实践。自2021年2月启动运行以来,围绕“建圈强链”聚势发力,紧扣“基层基础”精准施力,突出“法治示范”充分聚力,全力推动法治新区建设走深走实,汇集了成都互联网法庭、四川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法庭、成都国际商事法庭等专业法庭,专业法庭数量位居中西部地区首位。挂牌运行最高人民法院第五巡回法庭成都审判点,落地国家律师学院西部分院等校院地合作项目13个,集聚律所、公证、仲裁、司法鉴定、税务等泛法律服务机构280余家,“专业性、规模性、便利性、服务性、科技性、国际性”等特点日益显现,全方位、全链条、专业化的法律服务生态圈已初步形成,得到了中央政法委、最高院、司法部等中央部委的充分肯定。“法无商不兴,商无法不稳”,法商融合共生方能共进共赢。天府中央法务区始终坚持构建“法商融合”新生态,打造“法务共享”新枢纽,法务生态圈的辐射力正逐步增强。会上,四川天府新区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德阳阿斯牛牛春天实业有限公司、四川青城机械有限公司、资阳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等12家成德眉资工业商贸企业与法务机构在此次会议上达成合作完成签约。03同心同向“促发展” 此次会议是贯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坚持推动经济发展在法治轨道上运行,依法保护产权和知识产权,恪守契约精神,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要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各级领导干部要为民营企业解难题、办实事,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指示精神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针对民营企业面临的困难出台更有含金量的政策、采取更扎实有力的举措,开展民营企业融资破解行动,开展营商环境提升行动,在全社会营造尊重民营企业家、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战略部署的具体落实措施。 会上,成都市网络理政办党组书记、主任冯秀富在会上围绕“充分依托12345热线平台 用心用情用力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作主题推介。成德眉资8家工贸企业代表和4家法务机构代表分别上台就后疫情时代经济发展、法务服务企业等相关话题做了发言。在发言中,纷纷表示,此次会议展现了省委省政府推动法务服务赋能企业发展的诚心,令我们倍感振奋,对四市未来的产业发展充满信心。我们愿意与相关部门、机构一起同心同向同力,在法治保驾护航的营商环境中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实现合作共赢,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四地的共同繁荣,共同助力成都都市圈建设。会议最后,成德眉资法务机构代表联合发布“法务机构服务实体经济、助推成德眉资都市圈发展”倡议,号召依托天府中央法务区建设,促进四市律师、公证、司法鉴定、仲裁、人民调解等法律服务资源整合共享,推动发展区域法律服务产业,为四市工商贸企业下一步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01-18

    2023

  • 倒数1天!天府中央法务区法务机构服务成德眉资工贸企业对接会即将召开!

    天府中央法务区 法务机构服务成德眉资工贸企业对接会 即将于1月16日 在天府国际会议中心召开! 线上会议平台、会议信息、报名通道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获取
    01-15

    2023

  • 倒计时2天!天府中央法务区法务机构服务成德眉资工贸企业对接会即将召开!

    01-14

    2023

  • 会议邀请|天府中央法务区法务机构服务成德眉资工贸企业对接会来啦!

    Part.1活动邀请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和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决策部署,深化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提升法务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效率,增强成德眉资工贸企业法律风险防范能力,成都市商务局拟定于 1 月 16 日下午举办天府中央法务区法务机构服务成德眉资工贸企业对接会。组织机构指导单位: 四川省委政法委、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四川省司法厅、四川省商务厅 主办单位: 成德眉资四地市委政法委、中级人民法院、司法局、商务局 承办单位: 四川天府新区管委会、成都市商务局 协办单位: 成都市律师协会、成都服务贸易协会1拟邀领导及嘉宾(一)四川省 四川省委政法委、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四川省司法厅、四川省商务厅负责同志 (二)成都市 成都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陈麟同志 四川天府新区管委会、成都市检察院、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成都市司法局、成都市商务局主要负责同志 (三)德阳市、眉山市、资阳市 市委政法委、市中级人民法院、市司法局、市商务局负责同志 (四)成都、德阳、眉山、资阳相关工贸企业、法务机构、工贸协会代表 (五)媒体代表2会议规模线下:约 400 人 线上:6000 人以上(腾讯会议)会议议程 参会通道
    01-14

    2023

  • 行业新闻|服务业开放引擎更强劲

    近日,国务院同意在沈阳、南京、杭州、武汉、广州、成都等6个城市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试点期3年。至此,中国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增加到11个。自2015年在北京启动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以来,服务业扩大开放已形成“1+N”试点格局。加大服务业开放力度, 对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有何意义? 随着试点深入推进和不断扩围, 如何让服务业领域的开放引擎更强劲? 2021年,广东省广州市服务业增加值超2万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七成以上,在商贸服务、科技服务、金融服务等领域优势明显。图为2022年12月,初具规模的广州市琶洲高新区。王美燕摄(人民视觉) 01新增6地,试点总数达11个  ——2015年,北京成为全国首个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城市;2021年首次扩围;此次是第二次扩围,沈阳、南京、杭州、武汉、广州、成都获批开展试点位于北京市顺义区天竺综合保税区的一家公司里,印着“0001号”的外商独资营业性演出许可证格外醒目。北京作为首吃“螃蟹”者启动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后,文化领域进一步开放,外商可以在特定园区独资设立演出经纪机构,美国龙之传奇娱乐有限公司成为首个在京设立分支机构的外国演出经纪公司。 在北京,尝到试点甜头的行业企业有很多:支持北京研发中心建设,研发车辆暂时进口期限由6个月延长至2年,戴姆勒、宝马、大众等车企受益;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文科租赁发行了全国首支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支持飞机维修产业发展,全国首创以“保税物流供应链为单元”的航材共享保税监管改革创新模式,试点企业航材利用率提高40%以上,单次航班成本降低20%以上……试点推动一批新项目新业态加速落地,带动北京服务业更高质量发展。 北京是中国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1+N”格局中的“1”。2015年,北京成为全国首个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城市。2020年9月8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北京市新一轮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建设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工作方案》,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正式由“试点”升级为“示范区”。 与此同时,试点扩围工作不断推进,“N”的作用更加突出。2021年4月,试点首次扩围,天津、上海、海南、重庆4地加入,形成“1+4”格局。此次是第二次扩围,沈阳、南京、杭州、武汉、广州、成都获批开展试点,标志着全国范围内试点单位增至11个。 为何要通过试点推动服务业扩大开放?商务部有关负责人解释,服务业吸收外资增加,带动了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更好满足了人民群众消费升级的需求,为稳外资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也是持续扩大服务业开放、增加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的重要原因之一。” 多年来,服务业一直是中国吸引外资增长的“主引擎”。“十三五”时期,中国服务业吸收外资年均增长4.4%,在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中占比超七成。2022年1-11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11560.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9%;其中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8426.1亿元人民币,占比72.9%。 商务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突破1万美元大关,消费形态正由实物消费为主加快向服务消费为主转变,但中国服务业增加值约占GDP的55%,比发达国家低20个百分点左右,存在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不够、现代服务业发展不足等问题,需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开放、持续培育新的发展动能、塑造国际竞争和合作新优势。 2021年以来,重庆市在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中通过探索建立中欧班列定价协商相关机制、在重庆口岸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集装箱共享调拨体系等,打造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图为2022年12月26日,在重庆市沙坪坝区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内,团结村铁路中心站呈现一派繁忙景象。孙凯芳摄(人民视觉) 02多点试验,积累可复制推广经验  ——北京先后推出近70项政策创新,落地标志性项目140多个;其他试点省市结合本地定位展开试点,形成综合效应 “综合试点”做了哪些探索? 据了解,北京自2015年获批率先开展试点,聚焦科学技术、互联网和信息、文化教育、金融、商务和旅游、健康医疗等领域,逐步扩大向各类资本开放,降低或取消外资股权比例限制、部分或全部放宽经营资质和经营范围限制;推出科技研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等领域近70项政策创新,落地标志性项目140多个,涉及专业机构、基地平台和新兴业态,包括多个全国“首家”“首创”。 在北京先行先试基础上,天津、上海、海南、重庆等试点省市对标国际先进贸易投资规则,借鉴前期试点工作经验,结合本地定位展开试点—— 在京津冀共建产业园区和科技成果转化联盟、实行环渤海深水港口锚地共享共用;在上海的虹桥商务区提供跨境发债、跨境并购服务,在浦东软件园布局3D打印、大数据产业和数字贸易;在重庆口岸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集装箱共享调拨体系、探索建立中欧班列定价协商相关机制……聚焦区域发展,建设重点示范园区、促进区域协同开放等一系列试点举措正逐步落地。 同时,为推动产业开放,试点省市按照服务业领域市场竞争的不同特点,设置充分竞争、有限竞争、自然垄断领域竞争性业务、特定领域服务业等类别,将科技、金融、教育等重点服务行业分别纳入、分类施策,包括支持设立外商独资财务公司、探索取消商业特许经营备案等。 此外,试点省市还着力完善规则体系、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为服务业对外开放提供资金和数据流动、人才服务、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支持,如试行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合作,探索允许符合条件的境外人员担任法定机构、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法人等。2022年前三季度,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海南5省市服务业增加值达6.9万亿元,占当地地区生产总值的70.6%,高于全国均值17.1个百分点。 在试点“舞台”上,北京和各省市扮演着不同“角色”。“1+N”格局统筹了各地区共性和特点,鼓励进行差异化探索。“这有助于与北京的示范区建设形成梯次安排与协调配合,有序安排试点政策实施和经验复制推广工作,多点开展试验论证,形成综合效应。”商务部有关负责人说。 为建设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北京推动互联网信息服务领域扩大开放,支持开展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和自动驾驶地图应用,建设京沪车联网公路。图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一处自动驾驶体验站。新华社记者  彭子洋摄 03为服务业对外开放注入活力  ——服务业开放既涉及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的统筹,也涉及新模式新业态的发展。多维度开展创新探索,对全国服务业开放发挥示范带动作用6个“新成员”的加入,为服务业对外开放注入更多活力。 成都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成都服务业规模居全国城市第6位、副省级城市第3位。此次成都纳入综合试点,将有力提升城市服务业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也将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多发展机遇、吸引更多全球高技术服务业企业到成都投资发展。 沈阳市2021年服务业增加值达4353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的60%,规模居东北地区首位。沈阳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沈阳将围绕本地区发展定位,推动服务业重点行业领域、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重点园区和平台示范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要素保障等5方面试点举措,进行一系列改革创新。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张湧表示,目前纳入试点的省市均为自贸试验区或自贸港所在区域,人口规模较大、现代服务业发达、对外开放程度较高、开展综合试点条件较好。新获批的试点城市根据自身区位优势、发展优势和产业特色探索服务业扩大开放路径,有利于打造中国服务业开放新高地,探索出更多符合不同区域实际的创新案例和开放经验,进而引领带动国内服务企业加速赶超、实现高质量发展。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服务贸易研究所所长李俊认为,新一批试点城市应从高科技的生产服务型行业集中发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其中生产性服务业将为建设制造强国发挥重要作用。”而此次新纳入试点的城市,多数制造业基础雄厚,可以结合服务业扩大开放以及发展现代服务业进行探索,打造新优势。 服务业开放点多面广、门类众多,既涉及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的统筹,也涉及各类新模式新业态的发展,需要多维度开展创新探索。商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改革创新、发挥地方首创精神,能够在工作中积累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对全国服务业开放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试点省市应将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放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大框架、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大格局下思考和谋划改革举措,以更好的营商环境和政策环境,不断扩大服务业引进外资规模。”张湧说。 来源 | 海外网
    01-06

    2023

  • 1
  • 15
  • 16
  • 17
  • 117

动态推荐

  • 通知| 成都服务贸易协会年度会员企业评选结果公示

    感谢您的关注!
    2024年01月09日
  • 通知| 成都服务贸易协会年度会员企业评选活动开启!

    感谢您的阅读!
    2023年12月29日
  • 通知|关于开展成都服务贸易协会专家公开招募工作的通知

     欢迎联系协会~
    2021年12月21日
  • 通知公告|关于加强服务贸易行业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

    2021年07月28日
  • 行业倡议|成都服务贸易行业安全生产倡议书

    安全生产 人人有责
    2021年06月23日
  • 提供产业公共服务、高效规范、专业助商
    更好地推动成都服务贸易创新发展

成都市高新区盛华南路403号国际人才港一楼
support@cdats.org.cn
蜀ICP17033979号

协会概况

  • 协会概况
  • 协会章程
  • 党建工作

资讯及活动

  • 最新公告
  • 最新政策
  • 协会动态

会员中心

  • 会员权益
  • 申请入会
  • 联系我们
  • 协会概况

    协会概况
    协会章程
    党建工作

  • 资讯及活动

    最新资讯
    观点聚焦
    投资指南
    政策
    最新活动
    活动回顾

  • 会员中心

    会员权益
    会员动态
    会员服务
    入会指南

  • 支持和帮助

    隐私政策
    网站服务条款
    联系我们

官方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 成都服务贸易协会 技术支持:协伴云|商协会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