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 +86 028-8693-5965
  • 申请入会
  • 联系我们
  • 首页
  • 关于协会
  • 通知公告
    • 最新公告
    • 最新政策
    • 风险预警
  • 协会动态
  • 新闻资讯
    • 前沿资讯
    • 人才招聘
    • 活动邀请
  • 会员单位
  • 党建工作
  • 投资指南
  • 首页
  • 关于协会
  • 通知公告
    • 最新公告
    • 最新政策
    • 风险预警
  • 协会动态
  • 新闻资讯
    • 前沿资讯
    • 人才招聘
    • 活动邀请
  • 会员单位
  • 党建工作
  • 投资指南
首页 新闻资讯 前沿资讯
  • 祝福| “她” 卓然而立,自成光芒!

    03-08

    2024

  • 协会活动 | 协会女神节:活动缤纷,悦享女神时光~

    在春意盎然的三月,协会女神们迎来了属于每一位女性的特别节日—女神节。今年的女神节活动以“内外兼修”为主题,吸引了众多产业女神的热情参与,大家在欢乐祥和的氛围中共同庆祝这个属于女性的节日。活动现场,知名命理师为到场的女神们解析了甲辰年的运势特点,包括事业、财运、健康等方面,让大家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命理师还针对女性特有的关注点,如婚姻家庭、子女教育等进行了深入的解读,为大家提供了宝贵的建议和指导。女神节 2024除了年运分享,珍珠耳环手作体验也备受协会女神们的喜爱。在专业手工老师的指导下,大家亲自动手制作属于自己的珍珠耳环。每一个步骤都充满了乐趣和挑战,经过一番努力,一件件精美的珍珠耳环在女性们的手中诞生,让女神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度过了一个难忘的节日。 本次女神节活动不仅让女性们度过了一个愉快的节日,更让产业同仁在分享和交流中增进了友谊和感情。随着活动的圆满落幕,我们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举办更多丰富多彩的高质量活动,为每一家会员企业提供更高效优质的服务。
    03-08

    2024

  • 资讯| 出口俄罗斯注意!

    据报道,中国多家商业银行已宣布停止接受来自俄罗斯金融机构的付款,这对中俄贸易关系造成了巨大冲击。 而今年2月起,中国多家商业银行突然加强了对涉俄汇款的接收审核,导致不少外贸业务陷入收款困境。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故事? 01 俄罗斯业务“要凉”?   多家银行停止收汇业务  这一切要追溯到2022年开始的俄乌冲突。这场冲突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应,美国和欧盟对俄罗斯开始了一系列严厉的经济制裁。目前,俄罗斯正面临13,000项制裁,成为了全球受制裁最多的国家之一,其中包括冻结外汇储备和切断俄罗斯与SWIFT银行系统的联系。 这给中国金融机构带来了二级制裁的新风险。根据相关法案,任何帮助俄罗斯逃避资产制裁的第三国金融机构都将受到二级制裁。这对于之前为俄罗斯提供金融服务的一些俄罗斯友好国家的金融机构产生了严重影响,迫使他们从2023年底开始中断对俄罗斯的金融服务。 尽管人民币结算不依赖于SWIFT系统,而是依靠俄罗斯的SPFS和中国的CIPS进行,但有部分银行仍然停止了交易。 图源:cctv中文国际 自今年2月开始,我国国内商业银行收紧了涉俄汇款的接收审核,不少外贸业务因为不符合收款行或中间行审核要求而无法正常收款,涉及银行包括国有大行、股份行、地方中小银行等。 2月21日的《新闻周刊》报道称,处理俄罗斯货款的中国最大的三家银行已停止接受俄罗斯金融机构的付款,这对两国贸易关系造成了打击。 而此前的2月7日,俄罗斯的商业报纸《Vedomosti》称,进入2月份以来,俄罗斯进口商使用的中国主要银行浙江稠州商业银行,已经停止与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公司的业务往来。报道称,其他中国和香港地区的银行也在收紧与俄罗斯交易的监管规定,以确保遵守西方制裁。 02 对俄制裁仍在增加   已扩大至中国企业  欧盟据悉,欧盟拟定第13轮制裁条款中增加的公司大多是俄罗斯公司,包括三家中国内地公司和一家香港地区公司。 这三家中国内地公司分别是广州澳赛科技有限公司、深圳碧光贸易有限公司、亿路发电子有限公司,还有一家注册在香港地区的公司RG Solutions Limited。这些企业将被禁止与欧洲开展业务往来,以切断这些公司从欧盟采购产品再对俄转售的渠道。 该一揽子计划还包括对运输装备的俄罗斯航运公司实施制裁。该方案还扩大了对若干技术和电子产品的出口限制,如俄罗斯工业使用的芯片、机器和滚珠轴承。 有媒体称研究显示,中国、香港地区、土耳其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在将关键零部件从西方国家输送到俄罗斯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拟议的名单除了三家中国公司和一家香港地区的公司外,还包括印度、斯里兰卡、塞尔维亚、哈萨克斯坦、泰国、土耳其各国公司。欧盟此前已列出 620 多家公司,其中主要来自俄罗斯。这些公司被指控进口违禁技术和电子产品,然后将其再出口到俄罗斯。 除了贸易限制外,欧盟还建议对110多个个人和实体实施制裁,作为纪念俄乌战争两周年的更广泛一揽子计划的一部分。 美国  美国总统拜登2月20日表示,美国将于2月23日宣布对俄罗斯实施新的一揽子制裁,原因是纳瓦利内之死和持续近2年的俄乌冲突。美国财政部称,这将是“自(俄罗斯总统)普京开始进一步进攻乌克兰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制裁行动”。   2月23日,美国财政部发布了新的反俄制裁措施,此次OFAC制裁的重点是:先进的制造和技术,如机床,包括用于俄罗斯重型机械制造和武器制造业的计算机数控(CNC)机器; 增材制造(也称为3D打印),俄罗斯已经增加了其在国防目的上的使用,包括创建用于生产无人机、飞机零件和其他军事相关物品的专用3D打印机; 轴承,这是俄罗斯军事装备的一个组成部分,包括其主战坦克; 其他领域,如机器人、工业自动化和软件、专用润滑剂和激光。 美国商务部表示,23日被列入制裁名单的93家实体中,有一些公司曾将受管控的微电子设备提供给俄罗斯军事和情报部门。还有一些实体被制裁是因为购买美国设备用于帮助俄罗斯补充弹药和其他军用物资。   其中,据美国OFAC清单显示以下中国企业被列入制裁名单:    Jiangxi Liansheng Technology Co., Ltd Guangzhou Ausay Technology Co., Limited Guangzhou Hesen Import and Export Co., Ltd Yilufa Electronics Limited  Shenzhen Biguang Trading Co., Ltd New Idea Guangzhou Technology Co., Ltd 纽兰在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的演讲中说:“我们将实施新一轮毁灭性制裁方案。未来几天内将推出数百条措施。”   至此,因俄乌冲突而被列入美制裁名单的实体总数已达到900个。  附:《根据第14024号行政令第11(a)(ii)节做出的决定》,外国金融机构直接或间接向俄罗斯出售、供应或转让下列物项,可能会被制裁。 对俄出口的外贸人,尤其涉及上述敏感行业的,请务必警惕风险。 032023年中俄贸易数据  2023年1-12月,中国与俄罗斯货物贸易累计进出口额2401.1亿美元,同比增长26.3%,创下历史新高。   其中,对俄出口1109.7亿美元,同比增长46.9%;从俄进口 1291.4亿美元,同比增长12.7%。累计净进口181.7亿美元。   对俄罗斯出口前三大产品为电子设备、交通设备和化学制品,同比增速分别为41.6%、215.2%和9.6%。   前三大对俄出口贸易省市为浙江省、广东省和山东省,分别出口188.5亿美元、160.4亿美元和101.7亿美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4.4%、30.0%和 20.8%。 04 信保提醒您 俄乌冲突持续胶着,尚未有缓和迹象,双方矛盾循环升级,紧张局势不断恶化。 国际上,尽管劝和促谈的主张得到多数国家的支持,但美西方等国家持续加码对乌军事援助,武器装备质量和数量不断升级,导致俄乌局势进一步恶化。   宏观经济运行方面,经济前景不甚乐观。俄罗斯为中高收入国家,油气行业在拉动经济增长和出口创汇方面占有重要地位。 俄乌冲突爆发后,随着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能源出口增长为俄罗斯带来稳定收入,但由于以美欧为首的多国对俄在多个领域实施制裁,俄经济环境恢复缓慢。 应重点关注俄罗斯外汇储备、来款渠道、卢布汇率波动等问题,避免因汇率大幅波动、外汇政策变动等问题引发风险。   应特别关注制裁风险,及时跟踪俄乌冲突走势,及时排查被列入制裁名单的俄罗斯个人或实体,对出口俄罗斯产品进行筛查,谨防受到美欧出口管制法律限制。本文由中国信保企业服务号整理自:中国信保山东分公司《雄起的俄罗斯工程机械市场》,孟祥紫、中国报告大厅、外市场、联合早报、焦点视界、观察者网、美国财政部官网、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数字经济实验室
    03-04

    2024

  • 资讯| 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2024年1月我国国际收支货物和服务贸易数据

    2024年1月,我国国际收支货物和服务贸易进出口规模42344亿元,同比增长23%。其中,货物贸易出口20224亿元,进口16094亿元,顺差4130亿元;服务贸易出口2178亿元,进口3848亿元,逆差1671亿元。服务贸易主要项目为:旅行服务进出口规模1754亿元,运输服务进出口规模1674亿元,其他商业服务进出口规模1092亿元,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进出口规模617亿元。 按美元计值,2024年1月,我国国际收支货物和服务贸易出口3153亿美元,进口2806亿美元,顺差346亿美元。 中国国际收支货物和服务贸易数据 2024年1月注: 1. 本表所称国际收支货物和服务贸易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货物和服务口径一致,是指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的交易。月度数据为初步数据,可能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季度数据不一致。 2. 国际收支货物和服务贸易数据按美元编制,当月人民币计值数据由美元数据按月均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折算得到。 3. 本表计数采用四舍五入原则。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
    03-04

    2024

  • 资讯| 数字贸易能否逆势突围,成为全球贸易增长重要引擎?

    周密全球范围内的数字贸易发展已经呈现快速上升的状态,这种上升不是简单的规模增加,而是在整体贸易中的占比上升,也就是说数字化贸易产品已经成为服务贸易中的一大部分,在贸易中的占比在不断上升。上升体现在跨境数字贸易支撑的基础设施网络得到改进,以及各国在数字签名、贸易便利化上作出的积极努力。伴随着技术的进步,数字贸易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降低了国际贸易的交易成本,这也是数字贸易能够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当然各国发展数字贸易的空间并不完全一样,条件也不太相同。有些国家数字贸易发展的动能更强,在各方协调的基础上,将出现更加有效的发展路径。但是包括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内,仍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数字鸿沟。基础条件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数字贸易发挥自身的优势。数字贸易不是简单的传统贸易向新的贸易方式转换,也不是零和博弈,而是一种创新,通过技术进步,创意,以及各国的协同,为数字贸易提供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在一定的程度上还会反向地去支撑现有的国际贸易网络。因此,数字贸易发展空间非常大,特别是在和产业以及贸易方式进一步融合后将提升其促进经济发展的效果。 倪月菊数字技术的突飞猛进促进了数字市场和数字平台的发展,重塑了全球贸易链,改变了贸易的形态。目前,数字贸易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的新趋势。数字贸易的发展大幅降低了交易成本、扩大了市场规模、提高了商业效率,为全球贸易增长提供了新的动力。数字贸易或将成为全球贸易增长的重要引擎。 未来,中国应积极开发数字贸易的发展潜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以提高数字技术的普及率和应用水平;推动电子商务发展,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跨境电商业务,扩大电商平台的规模和影响力;加强数据治理和保护,建立健全数据治理和保护体系,促进数字贸易的健康发展;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包括积极参与数字贸易国际规则的制定和谈判,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打造全球电商生态圈等。 李宏兵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中国跨境电商出口1.3万亿元,增长17.7%,远高于同期外贸出口总体增速。2023年1至11月,中国数字可交付的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额达24351.5亿元,同比增长8.3%。由此可见,数字贸易已经成为全球贸易增长的重要引擎。 中国以跨境电商、可数字化交付服务等为代表的数字贸易潜力巨大。开发数字贸易潜力,一是要着力加强顶层设计,加强数字贸易标准化建设,依托中国数字技术优势培育数字贸易发展的良好生态,凸显出中国在参与国际贸易过程中的比较优势;二是要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中国数字贸易出口的技术含量,努力在人工智能(AI)贸易与投资领域形成新优势;三是要加强国际数字贸易合作,中国应搭建区域合作机制,加快构建以中国为核心的数字贸易区域价值链,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数字贸易合作,推进数字经贸规则的制定,推动中国对外贸易向高附加值攀升。文章来源:国际商报
    02-21

    2024

  • 成都服务贸易协会恭祝您新年快乐!龙行龘龘!

    02-10

    2024

  • 报告| 全球市场上涨6%迎复苏 但中国游戏出海遭遇瓶颈

    近日,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中国游戏产业研究院、伽马数据 (CNG)共同编写的《2023年中国游戏出海研究报告》发布,旨在更好洞察中国游戏产业的整体出海状况,帮助不同参与方进一步了解游戏出海现状与挑战。同时,《报告》共调研了33家出海游戏企业,从企业的角度对出海产品研发、流量经营等维度进一步研究。 本次报告重点关注的问题及部分成果如下:2023年,全球游戏市场规模11773.79亿元,同比增长6.00%2023年,中国自主研发游戏在海外市场的实际销售收入为163.66亿美元,同比下降5.65%2023 年,中国移动游戏的出海游戏收入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韩国,上述国家提供了中国出海游戏超过五成的海外收入三成受访企业认为,出海赛道竞争激烈、流量获取成本上升、缺乏本土化人才是对出海业务造成挑战的重要因素面对产品出海的挑战,超六成受访企业通过强化产品长线运营的策略实现业务破局围绕海外业务,66.7%的受访企业运用品牌或IP联动实现获客 全球游戏市场发展状况 全球游戏市场规模达11773.79亿元 整体市场规模有所提振  2023年,全球游戏市场规模11773.79亿元,同比增长6.00%。虽然市场规模有所提振,但也需要考虑到通货膨胀、全球货币政策等宏观要素,市场想要取得实质性复苏依然有赖于全球经济的进一步上行。 2023年,全球移动游戏市场规模约为人民币6062.67亿元,同比增长1.98%。全球移动游戏市场规模整体出现回暖。 中国游戏出海市场状况 中国自主研发游戏海外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同比持续下降  中国游戏出海受到挑战 2023年,中国自主研发游戏在海外市场的实际销售收入为 163.66亿美元,同比下降 5.65%,继2022年后再次出现下降,且下降幅度扩大,游戏出海具有较大增长压力。更多企业的出海经营受到挑战,游戏企业出海业务优化需求加剧。 2023 年中国移动游戏的出海游戏收入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韩国、德国等国家。其中,美国、日本、韩国三个国家为中国出海游戏提供了超过五成的海外收入。 2023年,中国出海移动游戏在日本、韩国游戏市场的收入由2022年的负增长转为正增长。 重要海外移动游戏市场中 中国游戏企业在海外地区的竞争力持续增强 2023年,在全球五个重要出海移动游戏市场流水 TOP100产品中,美国、日本市场的中国海外发行商数量出现增长,更多中国企业发行的产品进入了当地市场的头部榜单。 同时,五个重要移动游戏市场流水TOP100产品中国产移动游戏数量均增至30%及以上,中国游戏企业有更多产品进入头部榜单,说明成熟市场仍是游戏出海主要方向。 移动游戏重点海外市场情况 全球游戏市场具备较高的差异性,《报告》针对美国、欧洲、日本、港澳台、东南亚、巴西、沙特阿拉伯7个重点海外市场进行分析,此处节选美国、欧洲、日本市场作为案例展示。 美国 美国移动游戏市场的流水收入主要由博彩类、消除类以及策略类(含SLG)三种游戏类型构成。2023年,博彩类、消除类以及策略类(含SLG)提供了美国移动游戏市场65%的流水。其中,博彩类在2023年出现较为明显的增长,成为美国移动游戏中流水最多的游戏类型。从产品数量的角度来看,博彩类、消除类以及策略类(含SLG)同样在美国移动游戏市场流水 TOP100 的产品中数量最多。 欧洲 2023年,欧洲移动游戏市场流水TOP100产品中策略类(含SLG)、消除类成为主要流水支撑,两种游戏提供了超过5成流水份额,角色扮演类流水位于第三名,占据了8.37%的流水份额。消除类这一轻量玩法在欧洲市场具备突出的变现能力,15%数量的消除类产品提供了26.07%的流水。 日本 2023年,日本移动游戏市场中,角色扮演类产品展现较强头部效应,单个类型产出超50%流水,同时较多角色扮演产品受日本二次元文化盛行加持而取得较高流水。相对来讲,日本角色扮演市场竞争度较大,消除类、策略类(含SLG)、卡牌类产品发展空间同样值得关注,并可以尝试通过与角色扮演玩法融合的方式获取更多用户。 中国出海游戏企业调查 周边地区布局已成常态化  较远地区潜力进一步挖掘 日、韩、中国港澳台、东南亚临近地区成为中国游戏企业布局海外游戏业务的首选。同时,中国游戏企业围绕距离较远的市场展开布局,除美国、欧洲等经济发达地区外也尝试挖掘巴西、沙特等市场潜力。但需要注意的是较远地区与国内用户游戏偏好度差异较大,在布局侧一方面需要选择用户偏好度比较高的品类,另一方面需要基于市场特质做好本地化或定制化开发产品。 发行、运营、研发为布局海外业务核心  支撑性部门需进一步搭建 中国游戏企业在出海过程中,发行、运营、研发三大核心业务始终是布局的核心,但其他支持性团队的组建同样重要,尤其是在海外业务竞争度持续加剧的当下,支撑性团队的组建在挖掘市场机会、深耕本地化、降本增效等层面具备显著效果。 企业普遍遇到较多业务问题  赛道竞争、流量成本、本土化人才需重点关注 调研显示,游戏企业出海面临的问题趋于多元化,涵盖十余个层面,其中出海赛道竞争激烈、流量获取成本上升、缺乏本土化人才均有三成企业认为对业务造成过重大影响,相关层面需要重点关注。 长线运营助力企业破局  全球性IP、多元化品类、副玩法等领域值也为破局重点 虽然中国游戏企业在出海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但也在积极拓展破局策略,其中强化产品长线运营是最多游戏企业采用的策略。除长线运营,全球性IP、多元化品类、副玩法等也成为企业破局重点。整体来看,中国游戏产业在出海层面可以选择的突围方向依然较多。 诸多本地化细节需要企业重点关注 出海产品本地化是最关键的要素,目前,中国游戏企业在本地化层面最为注重当地熟悉的美术风格、操作方式、语言等。整体来看,中国游戏企业在本地化层面主要通过深耕当地文化特点与用户偏好展开。但除了游戏内容本地化之外,本地化还包含支付渠道、流量渠道等,相关细节也需要企业深入研究。 中国游戏产业出海洞察 用户获取策略将进一步发展,发挥精品内容优势成关键 用户获取策略的进一步发展有助于缓解企业出海的流量成本压力。现阶段中国出海游戏的营销渠道布局多元化,正在积极探索新兴渠道进行获客。一方面,中国游戏企业布局全球性大型流量渠道如Facebook、Google、TikTok等;同时,游戏企业关注到意见领袖(KOL)、移动游戏内广告等创新获客渠道。对于多元化渠道的探索将成为游戏企业出海的关键。 除渠道探索外,游戏企业也积极利用游戏内容层面的优势展开更多获客模式的探索,例如运用品牌或IP联动与其他领域进行交叉获客;通过平台挑战赛、融合贴纸/滤镜等创新的玩法模式推动用户与广告的互动,进而达到更好的转化与传播效果。 从渠道和获客模式来看,中国游戏企业也在寻找更为创新和高效的获客方法,但需要注意的是,获客本质上是需要更好的发挥游戏精品内容的优势,以内容触达并吸引用户游玩。 技术创新成为全球性产品竞争力关键 随着中国游戏产品对于全球更多领域的拓展,技术水平也往往决定着产品的品质上限。以AI技术和游戏引擎技术为例,相关技术的提升对于游戏内容质量、产出效率等层面均具备较大的影响。 AI技术进步对于游戏产业影响: 提升虚拟现实内容生产效率——3D内容生产的效率是游戏行业发展的关键,而AI技术能大幅降低3D虚拟内容的生成和互动门槛,例如将前沿的三维重建技术、图形计算与渲染技术、知识图谱和语音语义识别技术相结合,实现高效的虚拟形象智能生成、编辑与智能交互方案,大幅降低虚拟内容制作的门槛。 提升虚拟世界环境真实性——真实性也是游戏发展的关键要素,以角色生成为例,AI可通过不断用人体动态数据、语言、反应等信息训练提升角色真实性,使得游戏中虚拟角色的表情与动作更加流畅,并通过AI提升角色的自主行为能力。 提升产品测试效率——AI的持续发展使其在游戏领域已能够模仿玩家进行行为,并产生大量的行为数据,在游戏研发过程中采用AI进行游戏测试有助于提升产品的研发进程。 游戏引擎技术进步对游戏产业影响: 更强大的全方位表现力——基于对于游戏内容的更高需求,游戏引擎在发展过程中光影特效、物理表现等方面将进一步迭代升级,包括更逼真的光照、粒子特效,以及对现实世界更为贴近的运行方式。 更好的内容制作能力——通过AI学习能力、工具插件及算力的支撑,提升美术、模型、关卡等内容制作能力及效率,使虚拟世界的内容更为丰富,同时快速响应开发者的不同需求。 科技、设备等领域变革或将带来全球性新兴市场机会 科技、设备的迭代往往是游戏产业的新兴发展机会。现阶段,更多软硬件技术的结合推动游戏领域的创新应用,例如感知交互技术、动态渲染技术、追踪定位技术等,从而有望在未来产生更多创新的游戏模式。因此,中国游戏企业也需要进一步留意到全球性科技、设备等前沿领域的发展对由游戏产业产生的影响。 更多细分领域有望迎来出海机会  全球性平台成出海关键 中国游戏企业需要密切关注更多细分领域的出海机会,如主机/单机游戏,进而寻找新的出海增量。而在相关游戏的发展过程中,Steam、Epic Game Store等全球性平台也将成为中国游戏企业发展的关键,相关企业可以借助平台的扶持政策与用户资源持续探索商业化。 多平台产品机会需进一步关注 在鼓励中国游戏企业探索更多出海领域的过程中,也需要切实关注到中国游戏企业在其他领域缺乏更多的商业化探索经验,因此需要借助于多平台登陆这一模式。多平台登陆意味着中国游戏企业有机会打开更为广阔的出海空间并深入探索产品创新,进而将自身产品的开发视角打开,提升到开发全球性精品的水平。 - END -
    02-02

    2024

  • 热点资讯| 2023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经济运行情况

    2023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下称“软件业”)运行稳步向好,软件业务收入高速增长,盈利能力保持稳定,软件业务出口小幅回落。 一、总体运行情况 软件业务收入高速增长。2023年,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以上企业超3.8万家,累计完成软件业务收入123258亿元,同比增长13.4%,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2.2个百分点。图1  2014年—2023年软件业务收入增长情况盈利能力保持稳定。2023年,软件业利润总额14591亿元,同比增长13.6%,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7.9个百分点,主营业务利润率提高0.1个百分点至9.2%。图2  利润总额增长情况软件业务出口小幅下滑。2023年,软件业务出口514.2亿美元,同比下降3.6%。其中,软件外包服务出口同比增长5.4%。图3  2014年—2023年软件业务出口增长情况二、分领域情况 软件产品收入平稳增长。2023年,软件产品收入29030亿元,同比增长11.1%,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占全行业收入比重为23.6%。其中,工业软件产品实现收入2824亿元,同比增长12.3%。 信息技术服务收入较快增长。2023年,信息技术服务收入81226亿元,同比增长14.7%,高出全行业整体水平1.3个百分点,占全行业收入比重为65.9%。其中,云服务、大数据服务共实现收入12470亿元,同比增长15.4%,占信息技术服务收入的15.4%,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0.5个百分点;集成电路设计收入3069亿元,同比增长6.4%;电子商务平台技术服务收入11789亿元,同比增长9.6%。 信息安全产品和服务收入稳步增长。2023年,信息安全产品和服务收入2232亿元,同比增长12.4%,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2.0个百分点。 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两位数增长。2023年,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10770亿元,同比增长10.6%,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0.7个百分点。图4  2023年软件业分类收入占比情况三、分地区情况 东部、东北地区保持较快增长,中部地区增势突出。2023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分别完成软件业务收入100783亿元、6965亿元、12626亿元和288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3.8%、17.4%、8.7%和13.9%。其中,东部、中部、东北部地区高出全国平均水平0.4、4.0、0.5个百分点。四个地区软件业务收入在全国总收入中的占比分别为81.8%、5.7%、10.2%和2.3%。图5  2023年软件业分地区收入增长情况京津冀地区增势突出,长三角地区稳中有升。2023年,京津冀地区完成软件业务收入29827亿元,同比增长17.1%,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7个百分点;长三角地区完成软件业务收入35437亿元,同比增长10.6%,增速上年同期提高2.5个百分点。两个地区软件业务收入在全国总收入中的占比分别为24.2%、28.7%。 主要软件大省收入占比小幅提高,部分中西部省市增速亮眼。2023年,软件业务收入居前5名的北京、广东、江苏、山东、上海共完成收入85135亿元,占全国软件业比重的69.1%,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软件业务收入增速高于全国整体水平的省市有13个,其中增速高于20%的省份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安徽、青海等。图6  2023年软件业务收入前十省市增长情况中心城市软件业务收入稳步增长,利润总额增速大幅提高。2023年,全国15个副省级中心城市实现软件业务收入59604亿元,同比增长11.2%,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占全国软件业的比重为48.4%;实现利润总额7936亿元,同比增长15.6%,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13.2个百分点。其中,哈尔滨、武汉、大连、深圳、济南、青岛、厦门和沈阳软件业务收入同比增速超过全行业整体水平。图7  2023年前十位副省级中心城市软件业务收入增长情况注:1.文中2023年数据均为快报数据,其他年份数据为年报数据。       2.文中增速均按可比口径计算。 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
    02-02

    2024

  • 行业资讯| 商务部服贸司负责人介绍2023年全年服务贸易发展情况

    2023年,我国服务贸易稳中有增,规模创历史新高。全年服务进出口总额65754.3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0%,其中出口26856.6亿元,下降5.8%,进口38897.7亿元,增长24.4%;服务贸易逆差12041.1亿元。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较快增长。2023年,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27193.7亿元,同比增长8.5%。其中,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15435.2亿元,增长9%,增长最快的领域为保险服务,增幅达67%。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口11758.5亿元,增长7.8%,增长最快的领域为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增幅达61.7%。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顺差3676.7亿元,同比扩大423.5亿元。 旅行服务增长最快。2023年以来,旅行服务保持高速增长,全年旅行服务进出口14856.2亿元,同比增长73.6%。其中,出口增长59.2%,进口增长74.7%。 来源:商务部新闻办公室
    02-02

    2024

  • 资讯| 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2023年12月我国国际收支货物和服务贸易数据

    2023年12月,我国国际收支货物和服务贸易进出口规模43391亿元,同比增长2%。其中,货物贸易出口20568亿元,进口16468亿元,顺差4099亿元;服务贸易出口2280亿元,进口4076亿元,逆差1796亿元。服务贸易主要项目为:旅行服务进出口规模1711亿元,运输服务进出口规模1588亿元,其他商业服务进出口规模1226亿元,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进出口规模674亿元。 按美元计值,2023年12月,我国国际收支货物和服务贸易出口3216亿美元,进口2892亿美元,顺差324亿美元。 中国国际收支货物和服务贸易数据 2023年12月 注: 1. 本表所称国际收支货物和服务贸易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货物和服务口径一致,是指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的交易。月度数据为初步数据,可能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季度数据不一致。 2. 国际收支货物和服务贸易数据按美元编制,当月人民币计值数据由美元数据按月均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折算得到。 3. 本表计数采用四舍五入原则。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
    01-30

    2024

  • 1
  • 4
  • 5
  • 6
  • 117

动态推荐

  • 通知| 成都服务贸易协会年度会员企业评选结果公示

    感谢您的关注!
    2024年01月09日
  • 通知| 成都服务贸易协会年度会员企业评选活动开启!

    感谢您的阅读!
    2023年12月29日
  • 通知|关于开展成都服务贸易协会专家公开招募工作的通知

     欢迎联系协会~
    2021年12月21日
  • 通知公告|关于加强服务贸易行业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

    2021年07月28日
  • 行业倡议|成都服务贸易行业安全生产倡议书

    安全生产 人人有责
    2021年06月23日
  • 提供产业公共服务、高效规范、专业助商
    更好地推动成都服务贸易创新发展

成都市高新区盛华南路403号国际人才港一楼
support@cdats.org.cn
蜀ICP17033979号

协会概况

  • 协会概况
  • 协会章程
  • 党建工作

资讯及活动

  • 最新公告
  • 最新政策
  • 协会动态

会员中心

  • 会员权益
  • 申请入会
  • 联系我们
  • 协会概况

    协会概况
    协会章程
    党建工作

  • 资讯及活动

    最新资讯
    观点聚焦
    投资指南
    政策
    最新活动
    活动回顾

  • 会员中心

    会员权益
    会员动态
    会员服务
    入会指南

  • 支持和帮助

    隐私政策
    网站服务条款
    联系我们

官方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 成都服务贸易协会 技术支持:协伴云|商协会管理系统